vol.161
特殊团圆:别样“80+”的新春
  •   “春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又结结实实地过了一年。”对80+的老人来说,团圆有了“时间限定”,而健健康康又一年才是实实在在的祈愿。无论“去家”“还家”,安康便是年。
  •   今年的春节和往年有点不一样。“院里绝大部分老人没有回家有一小部分老人回去了。”对北京四季青敬老院的老人们来说,他们的生活并没有被太多地打扰,因为他们中的不少人原本就有“不回家过年”的打算。
      大于奶奶今年八十有五,特别热情,特别爱笑,一双笑眼和蔼可亲,一头银色短发颇具气质地卷曲着。她不愿做“传统”的固守者,而要做“传统”的破局者。
  •   准点看新闻、早晚做健身是大于奶奶的两大爱好,多闻可以广博,体健是最大的安康,“不能让自己脱离这个时代”。时代的变迁往往让人身不由己,应对变化更积极的方式是适应变化。
      老伴儿生病去世的过程让大于奶奶非常感慨:“他病了15年,我照顾了15年,没有一年好好过过春节,儿女的压力也很大。”大于奶奶希望自己有一个不一样的晚年。
  •   “生活在哪里,都是自己的选择。我很幸运,将这里作为我晚年的归宿。”
  •   “我还不乐意回家呢!”大于奶奶俏皮起来傲娇又可爱,但心里对亲人的温存当然不会少,“会和家里人商量,人家的孝心也要成全不是。”
  •   看到武爷爷和李奶奶,你会再度相信爱情。相伴60多年,他们即将迎来自己的“钻石婚”。
  •   武爷爷是退役军人,南方人,却从十几岁就到北方参军工作。“入乡随俗”,当家乡成了远方,远方就成了新的家乡,少时年味便只余回味:“城市里的年味比不上农村。”
  •   也许是“年味”触动了记忆的味蕾,雅好诗文书画的武爷爷酝酿多时,手写下一首长长的“三字诗”《浓浓的年味》:小孩盼 大人喜 备年货 赶大集 扯花布 做新衣……
  •   年轻时,李奶奶就是学校的活跃分子,文艺、体育样样出众,“从初中到高中,我都是国庆游行的主力。”
  •   李奶奶腰椎不好,不便久坐;武爷爷心脏不太好,不能操劳。你为我打饭,我伴你晨昏,清粥小菜,诗歌相和,二老在这里相持相伴了十年之久。
  •   “团圆就是简简单单一餐团圆饭。”李奶奶平常除了照顾武爷爷,还有一个90多岁的老姐姐要照看。二老的家其实离得并不远,大年初三,他们回家了。
  •   这里的老人很多都是“80后”,而他们的子女大多也不再年轻。“我儿子特别孝顺,这是他今年给我寄来的花。”净瓶婆娑,花香四溢,阳光洒进小于奶奶的房间,眼前的一切焕然一新。
  •   小于奶奶今年82岁了。她有一双儿女,一双儿女又有了他们的子女,三代同堂,小于奶奶内心很是满足。女儿在美国,儿子在北京,当初她是自己说服了子女才来的敬老院,“刚开始,他们天天过来看我,还有孙子,但是我在这有规律的生活,有好姐妹的关心,有院里工作人员的细心照顾,哪能让他们这样天天跑,多耽误工作。”
  •   “你看,这是我在微信里给他们的祝福。”在小于奶奶的严令下,家人的探望频次降下来了,但他们彼此的挂念和联系没有丝毫减少。小于奶奶很熟稔地玩着手机,微信提示音不时地想起。
  •   小于奶奶的生活安然恬淡,只有个头晕的毛病略有困扰,唱歌、跳舞,这些活动并不适合她。于是,小于奶奶捡起了从前的爱好,“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画画,但是工作太忙,没时间认真学,来这之后有的是时间了。”
  •   她画春江水暖,她画绿柳莺啼,她画情暖人间,她画悠然南山……小于奶奶的画是五彩斑斓的,是生机盎然的,是如沐春风的。“画得不好,就是随手涂鸦。”小于奶奶一再谦虚,但实际上,从构思、构图、线稿、上色等等,能够看出她的认真和她对生活的热爱。
  •   “我喜欢做一个安静细微的人,于角落里自由自在的开放,默默悦人,低调做人。保持独立、稳稳当当,而又趣雅随意的格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就是我晚年的品味。”生活有规律,食宿医护有保障,适合的文化活动多,同龄人之间也有话题,在这里,他们找回了自己的世界。
  •   小于奶奶的桌子上曾经有四张以往在院里过节的合影,压在水晶板下面。“我儿子过来见了这些照片都落泪了,说‘妈,这是我和姐姐没能做到的事’。”是她的儿子把这些手机里的照片打印、塑封,帮母亲压在桌板底下做纪念。
  •   往年过年,小于奶奶都是上午半天回家,下午一定要回院里。今年小于奶奶没有回家,“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过年过节很有气氛。”
  •   人间重晚晴。对80+的老人来说,团圆有了“时间限定”,而健健康康又一年才是实实在在的祈愿。无论“去家”“还家”,安康便是年。 (文中图片拍摄于2020年1月9日)
往期回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