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02
诈骗有罪
  •   近年来,诈骗犯罪日益猖獗,从“猜猜我是谁”到“我是你领导”,手段与手法花样百出,严重威胁着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诈骗犯罪不仅挑战着法律的尊严,道德的底线,更在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诚信。
      针对诈骗犯罪这一“过街老鼠”,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继续加大打击力度。随着“法治中国”的建设与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诈骗犯罪终将在司法的阳光下无所遁形,得到正义的制裁。
  •   2016年10月19日,河南郑州,警方成功侦破街头停车“二维码贴扫码诈骗”案。 视觉中国
      25岁的陈某中专文化,曾经做过平面设计工作,他通过电脑、扫描仪、打印机,自制带有二维码的假“违法停车告知单”30多份,并在街头张贴实施诈骗。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组织力量展开侦破,不到1天就将其抓获。
  •   2016年6月22日,河南许昌,4名犯罪嫌疑人被民警从广西押回许昌。 视觉中国
      据了解,该团伙通过发送短信链接,给受害人手机植入木马病毒,实施诈骗。接到报案后,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通过调查,分别对取款人、“木马病毒”制作人、转账人全面收网,在百色、南宁、河池等地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冻结涉案金额100多万元。
  •   2016年9月2日,广东广州,警方出动300名警力,乘坐两架民航包机将129名电信诈骗嫌疑人(其中大陆籍51名、台湾籍78名)从亚美尼亚押解回国。 视觉中国
      据了解,这些犯罪嫌疑人从今年5月初开始分批进入设在亚美尼亚的6个诈骗窝点开始作案,诈骗团伙的核心都是台湾人,团伙成员分为一、二、三线。一线多为大陆人,冒充医保局、通讯公司客服、公检法机关等人员;二线的既有台湾人也有部分大陆人,冒充北京、上海等地公安机关人员;三线的基本都是台湾人,冒充检察官或者公证处人员。诈骗团伙会经常更新“剧本”,以受害人账户涉嫌犯罪或身份信息被盗用等为由,让其将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进行核查监管,之后诈骗分子就会快速将账户里面的钱转到多个二、三级账户上,由专门的取款组取现。
  •   2016年11月8日,陕西安康火车站内,特大跨国系列诈骗案5名犯罪嫌疑人被特警押解抵达。 视觉中国
      经警方调查,该犯罪团伙长期盘踞印尼。实施诈骗时,团伙成员先利用非法网络公司提供的技术,用改号软件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向国内群众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犯罪,并制作假“通缉令”、“财产冻结令”等文书,以配合调查为名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其提供的“安全账户”。诈骗成功后,该团伙严格按照所谓的“绩效考核”以公司为单元分配利益。该团伙先后在全国32个省市县作案400余起,其中包括“甘肃乡村教师范银贵被诈骗案”(范银贵半生积蓄共计23万元被骗,悲愤绝望之下,留下遗言自杀。),涉案金额达3500万元。
  •   2016年11月8日,山东青岛,警方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问。 视觉中国
      一群只有小学学历的中年人组成电话诈骗团伙,网上购买在校学生的信息,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剧本”,然后按照剧情进行角色扮演,分工合作,分别冒充老师、医生等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学生生病或受伤住院、急需医疗费,诈骗学生家长钱财。青岛市反电诈中心成立专案组,历时47天终将七名犯罪嫌疑人全部缉拿归案。
  •   2016年6月28日,河南许昌,涉嫌电信诈骗的109名犯罪嫌疑人等待处理。 视觉中国
      河南许昌公安局在山东淄博打掉一个以销售保健品送国家补贴为名的特大电信诈骗团伙,抓获诈骗企业法人代表、总经理、话务员等在内的109名涉嫌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警方介绍,该团伙精心设计诈骗“话术”,利用“话术”营销保健品,承诺送国家补贴,一环扣一环,并通过邮政快递货到付款的方式,或者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将钱转移洗白。
  •   2016年12月13日,陕西西安,庭审结束后,被告张某和杜某回头望向旁听席的家人。 视觉中国
      临潼某局退休干部杜某同内蒙古一男子张某一起,向西安一家银行行长刘某宣传投资开发“民族资产”,国家给予不同等级奖励,成立大中华海外投资银行等虚假事业,并向刘某展示假造的圣旨、大清金条、9983亿美元的对账单和债券等道具,博取刘某信任,先后两次骗取人民币100万元。法院认为,被告人杜某、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
  •   2016年4月9日,河南周口,民警在河南扶沟县将特大电信诈骗犯罪集团主犯张某抓获。 视觉中国
      据了解,这个犯罪集团成员平均年龄27岁,主犯张某原来在别的诈骗团伙交叉结伙作案,时间一长,张某感觉自己行骗经验充足,便另立门户拉拢了这帮狐朋狗友成立新的团伙。他们通过不法渠道掌握了大量商人的电话,张某负责冒充厂家人员,下面设7个钓鱼下线,这7人负责冒充消防大队的领导,一旦遇上上钩的人,这些人负责让受害人给冒充厂家领导的张某打电话,张某骗来资金后,和钓鱼的下线各分赃40%,另20%留给取款的下线。
  •   2016年8月5日,肯尼亚内罗毕,肯尼亚法院于对电信诈骗案进行宣判,并于当日判决后将所有涉案者遣送中国大陆。这批涉嫌电信诈骗案的40名嫌犯,其中有5名台湾人。 视觉中国
      2014年11月29日,肯尼亚警方在首都内罗毕两栋别墅内发现大量电脑、交换机等用于电信诈骗犯罪的通讯设备,共抓获76名大陆和台湾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今年4月,其中一犯罪窝点的36名犯罪嫌疑人被我国公安机关押解回国。现查明,该窝点冒充北京、上海等地公安机关对我大陆民众实施诈骗,并核实案件141起,涉案金额2600余万元。
  •   2016年4月20日,湖北武汉,警方突袭电信诈骗窝点,犯罪嫌疑人被便衣民警抓获。 视觉中国
      据警方介绍,该团伙诈骗的手段是经过改良的电信诈骗:嫌犯从网上找到广告推广商,打出办理信用卡业务的广告,受害人填写身份证、手机号码后,后台便将这些信息发给主要嫌疑人,主要嫌疑人通过高科技手段,制作信用卡,寄给受骗客户,这些假信用卡跟真卡几乎没有区别,可以通过ATM机读出户主名字和卡上金额,但是无法提现,当客户根据银行客服电话咨询时,主要嫌犯指令经过培训的“业务员”,以服务费、信用卡激活费等,骗取受骗者的大量钱财。然后,骗子集团首领又通过雇请的取款手,层层转账的方式,将这些被骗的钱款卷走。
  •   2016年7月14日,河南郑州,跨区域信用卡还款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张某被警方抓获。视觉中国
      据犯罪嫌疑人张某供述,自2015年以来,他通过贴吧、微信群等交友平台寻找代还信用卡的人,以给手续费为由让对方帮其代还信用卡,每1万元抽取80至100元费用,同时谎称自己在外地,让朋友把需要还款的信用卡给受害人,但其实每次都是他本人去,之后就迅速离开,让对方快速为自己还款。当张某接到银行发来的信用卡被还款信息后迅速用第三方软件对信用卡里面的钱转账或者将信用卡挂失来进行诈骗。
  •   2016年6月24日,浙江温州龙湾国际机场,81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民警从柬埔寨、老挝押解回国。 视觉中国
      据了解,这些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涉及中国大陆10多个省区市的150余起电信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公安部先后两次派员率浙江省、天津市公安机关精干力量分赴柬埔寨、老挝两国展开调查。6月中旬,柬埔寨警方根据我赴柬工作组提供的犯罪线索和证据,成功抓获39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大陆14人、台湾25人)。6月17日,老挝警方联手我赴老工作组捣毁了老挝万象、孟蓬洪的3个电信诈骗窝点,抓获42名犯罪嫌疑人(均为大陆人)。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无论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是谁、无论跑到哪里,公安机关都将坚决追捕到案依法严惩。
  •   2016年9月21日,陕西西安高新分局高新路派出所,犯罪嫌疑人尹某被抓获。 视觉中国
      在网上,他是花美男、京城富二代。现实中,他是无业青年,专骗女网友……为了吸引异性伊某做过整形手术,他穿着时尚,开着借来的奔驰车,通过微信摇一摇功能结识西安当地年轻女孩,令很多单身女性上当受骗。在约会时,伊某往往假称手机没电,借用女网友手机伺机盗取;或趁女网友上洗手间顺走财物;或趁女网友在商场试衣服时顺走财物。一旦得手,立刻将女网友拉入黑名单。
  •   2016年10月4日,广西南宁,公安部A级通缉电信网络诈骗在逃人员陈虹向南宁市宾阳县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视觉中国
      2015年4月,河北石家庄市无极县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在同事指使下,加入到了一个新建的所谓高层管理QQ群。随后,QQ群里自称是公司老总(陈虹)的人,让这名财务人员向一个账户转了447万元。后经公安机关多方侦查,涉嫌此案的一个诈骗团伙落网,而陈虹在逃。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后,专案组多次与陈虹的家属沟通,做其亲人动员、劝投工作。在民警多次动员下,迫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和警方压力,陈虹终于在亲人的陪同下,向警方投案自首。
  •   2016年2月18日,陕西西安,4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莲湖分局刑事拘留。4人打着杂志社工作人员之名,前往公安机关“监督办案”,不料行迹败露反被抓。 视觉中国
      张某、张某某、董某某、郑某某均为无业人员,自2015年7月假冒成立了某杂志社西部工作站。张某为站长、张某某为常务副站长、董某某为副站长、郑某某为编辑部副主任。此外,他们还假冒中国检察出版社西安办事处、及检察院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据警方通报,这个假记者团伙长期盘踞西安,并在多地招摇撞骗,插手经济纠纷、承揽工程、拉托“捞人”,收取好处费。
  •   2016年1月13日,广西防城港,杨彩兰站在法庭被告人席上。 视觉中国   杨彩兰在网上得知“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后,通过微博账号发布虚假信息,谎称父亲在爆炸中身亡,骗取网友同情,获得了3739名网友共计3856笔“打赏”,总金额为96576.44元人民币。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往期回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