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键可退出全屏浏览
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央视网消息:2016年9月6日,肯尼亚90后小伙Erick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蛋糕,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路小跑来到了中国中铁所属中铁十局在肯尼亚的项目部,熟悉的走到小朱的办公桌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用撇脚的中文深情地说:祝“西傅”生日快乐!!感谢您教会我技术,给我生活的希望!非常感谢! 来自肯尼亚BUSIA郡Madeya村的小伙Erick是中国中铁十局肯尼亚SIGIRI桥梁项目部的一名肯籍员工,是项目部测量工程师小朱的“徒弟”。2015年中国中铁来到肯尼亚承担了修建横跨NZOIA河的SIGIRI桥梁施工任务,Erick作为力工招聘进来,开始了他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肯尼亚NZOIA河全长257公里,横穿基苏木市BUSIA郡并最终流入维多利亚湖。在距离维多利亚港3公里的地方,河的南岸有一个村庄叫Madeya,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都要到河对面的维多利亚港集市上交易。可要想到对面去,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能乘坐汽车,那需要往上游多绕行40多公里,而大部分居民都坐不起汽车,只能通过原始落后的小木船划到河对面去。在雨季,NZOIA河水位暴涨、洪水漫滩、流水湍急,100多米宽的河流瞬间淹没了两岸的滩涂,木船过河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上百年来这条河流吞噬的生命已不计其数。 2009年的一个雨季,正在学校上课的 Erick,被弟弟妹妹的哭喊声所打断,“哥,你快去河边看看,妈妈出事了”。Erick飞奔到河边,看着母亲躺在河岸上已经停止了呼吸,手里还紧紧攥着她手工编织的箩筐,这是母亲为补贴家用,准备拿到对面集市上换些生活用品的,可暴雨侵袭、水流湍急、木船倾覆,船上九条生命被淹没在浑浊的河水中。这是继他父亲在一个月前因突发疾病、没钱治疗而痛苦离世后的又一个噩耗。这一年,Erick才十六岁,最小的妹妹仅有3岁,他们兄妹5人就这样成了孤儿。本来“一日三餐”都无法保障的生活,在突然失去父母后变得更加艰难。稚嫩而坚强的Erick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在他们叔叔的帮助下,Erick开始了白天打工,晚上学习的生活,终于在2013年艰难的完成了大学的学业,本想可以找份工作减轻生活压力。但因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Erick失业了,只能带着弟弟妹妹回村里种地,再加上叔叔的接济,勉强能糊口度日,但弟弟妹妹上学却始终不能如愿。
2015年底的一天下午,Erick听邻居说,中国人要在这里的河上架一座桥,马上就来村里招工。Erick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机会,兴奋的大喊了起来。就这样Erick顺利成为了一名建筑工人,被分配到测量队配合小朱测量放线。 来工地之初,Erick的工作就是配合测量工程师放线,扛着仪式设备满工地跑,干的就是一个体力活,赚的也不少。没用半年时间就把这几年欠下的债务还清了,还送弟弟妹妹去读书。可这些对于Erick来说,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桥总有修完的时候,劳力总有过剩的时候,到那时候他还如何供养家庭呢? 想到这里,Erick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到真本事。Erick头脑灵活、渴望学习,每次在给工程师小朱配合的时候都会多问几句。有一次在测量时,Erick主动提出,让他试一试,小朱并未在意,说:“那你就试试吧”,结果还真测出来了,这着实把小朱给吓了一跳,心想:这Erick什么时候开始“偷学”本领了啊。 经过这一次,Erick郑重其事的提出要小朱做他老师,小朱也爽快的答应了。现在Erick整天“西傅”“西傅”的喊着小朱,那叫一个亲热啊。现在,Erick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水准仪、全站仪等工具,可以在工地上独当一面了。“非常感谢师傅,我掌握了一技之长,即使到了其他工地上我也是抢手货了”,Erick满脸兴奋的说道。
现在的Erick已经娶妻生子了,他不仅是家人的骄傲,还是全村人的骄傲!“我的人生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Erick难掩内心的激动。“这座桥对中国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大桥,但对肯尼亚人来说意义重大,村民们再也不用乘坐小木船过河,再也不会有人被淹死。”Erick灿烂的笑着,仿佛是告慰在天堂的妈妈。 那一抹笑容,就如在那钢架起的桥梁上,划出的美丽彩虹,不仅为全村居民架起了生活的希望,更成就了Erick的未来!(来源:中国铁路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