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康复是一门由国外引进而来的科目,国外的康复系统很完善,国内却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我国每年培养的康复治疗师人数仅为700名。陆佳妮,主管治疗师,香港理工大学双硕士学位(物理治疗学及作业治疗学),现担任上海市阳光康复医院康复治疗部主任助理,从事临床工作10年,具有丰富的康复临床实践经验及康复教学经验。(摄影 周梦洁)
说起自己的康复治疗师的职业,陆佳妮笑称有时被人称作医生,有时被称护士,就算医务工作者也并不全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是什么,当被误称为按摩师的时候,他们也只是莞尔一笑。(摄影 周梦洁)
在医院,医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手术或药物来帮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而康复治疗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接下来的工作。(摄影 周梦洁)
针对患者或遗留的功能障碍,制定适合患者有效的康复治疗计划,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尽可能的使患者达到生活独立和回归社会的目标,这也是康复的最终目的。(摄影 周梦洁)
陆佳妮说,他们的工作岗位还没有被更多的人认知,但是他们换来的是生命的另一种意义,活着,让患者更有生活质量的活着。因为活着比什么都好。(摄影 周梦洁)
康复治疗师正在为同一个目标每天努力奋斗着,那就是让患者尽可能的恢复至最高水平,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摄影 周梦洁)
他们虽然没有临床医生和护士面对生与死的压力,但他们肩负每一个心理和生理等功能障碍病人的自由和重拾生活的希望。陆佳妮爽朗的笑,总会给患者带去愉快与信心。(摄影 周梦洁)
康复治疗师,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帮病人扛胳膊扛大腿,他们有一套较为规范的诊疗流程、康复评定、康复方法、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平常大家看到的手法训练和功能训练,只是其日常训练的手段之一。(摄影 周梦洁)
康复治疗不仅是一项体力活,也是一项脑力活。如何帮患者解决这些障碍?什么样的功能训练对患者有帮助?什么样的训练对患者有抑制作用?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治疗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摄影 周梦洁)
一个简单的动作,对于康复科的患者来说,却异常艰难。治疗师们都以极大的耐心帮助患者完成日复一日的康复训练。(摄影 周梦洁)
今年夏天,在里约的奥运赛场上,有两位奥运选手在阳光康复中心进行过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当看到他们能重回奥运赛场,对治疗师们来说,也是一种成功。(摄影 周梦洁)
他们甚至还自嘲说康复治疗师就是千年“老妖”(千年老腰),LDH、颈腰椎劳损、腕管综合征就是他们的职业病。(摄影 周梦洁)
矫形器是体外矫正装置,能起的作用就是把给肢体一定的外力使肢体向我们要求的力线发展。对于矫形器支具的制作,治疗师们有近乎艺术家般的对细节追求完美,曲度,厚薄,患者使用的舒适度,包括边缘的光滑平整,他们都精益求精。(摄影 周梦洁)
当他们负责的患者走起来,重新回归生活,走出医院的大门,那一刻他们和家属的笑容一样灿烂,无比的自豪。(摄影 周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