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滚动鼠标查看
首页
分享
分享
收藏
江汉平原皮影戏早在2006年就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年华是湖北潜江人,江汉平原皮影戏的第五辈继承人,家中世代以皮影戏为业。在皮影事业上,刘年华坚持了半个多世纪,几乎奉献了他的全部。
江汉平原北依长江,南贯汉水,又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皮影戏在这里找到了滋生和繁荣的土壤。江汉平原皮影的雕镂艺术,源于潜江的“汤格”和“郭格”,尤以图案精细、人物造型逼真著称。与国内其它地区皮影造型比较,其工艺精细、造型生动、圆润舒展、以大见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刘年华是唯一能以“汤格”与“郭格”雕刻技法制作传统皮影和飞线皮影的皮影艺人。
皮影戏集音乐、美术、唱腔表演、影人操作技巧于一体。它生动地传达了中国民间艺术虚实意韵之美。暖黄色白炽灯照射下的幕布,如光影中跳动的精灵,那古老唱腔里的悠长蕴味,值得人们回味。
2014年,刘年华带着江汉平原皮影戏第一次走出国门,让外国人也看到了皮影戏。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展厅,他用一周的时间现场演示荆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浓浓荆楚风韵惊艳俄罗斯,他的表演受到当地民众的热捧。
随后,他又受邀到莫斯科知名的汉语特色学校,为那里的学生们上一堂精彩的皮影课。刘年华对江汉平原皮影戏的讲解和表演,让“培养中俄友谊的摇篮”成了欢乐的海洋。上课的学生们听说了皮影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卡通片”后,他们都充满了好奇,争先恐后地上台参与表演。
皮影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江汉平原皮影戏剧目达3000多个。刘年华,11岁学艺,13岁登台,师从三辈,演唱近半个世纪。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汉平原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刘年华在荆楚一带算得上是家喻户晓。
1979年,潜江还有近50支皮影队演出,而目前仅有几支队伍在苦苦支撑。刘年华参加的队伍去年演了70场皮影戏,每场三五百元的收入,甚至没有收入。在电影、电视普及之前,皮影十分流行,而如今,这种场景难得一见了。
刘年华的祖父临终前给刘年华留下了遗言:“一定要把皮影戏传下去。”创建潜江皮影队的师祖周天元也将皮影队的土地、房屋托付给刘年华,并留下遗言:“遗产全部留给皮影戏。”刘年华下定决定要把皮影艺术传承下去。
皮影戏走向了低谷,刘年华常年接不到演出,因而家中十分清贫。而刘年华的小女儿杨春霞却特别懂事,她劝父亲将皮影戏的文字资料整理下来,以便更多的人能认识和了解皮影戏。除此之外,她还跟随父亲学起了皮影戏。
皮影一般是用皮革雕制而成,其制作过程可分为皮料加工、落样、雕刻、敷色、装订等多道工序。雕刻则是制作工艺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一个雕刻艺人一般有十多把至数十把刀,雕刻方法主要分为阳刻和阴刻二种。“总共带了30多个徒弟,雕刻却只传给了女儿杨春霞。”刘年华说,制作皮影的黄牛皮贵得很,学雕刻根本挣不了钱,怕女儿以后会像他一样过苦日子,所以在女儿提出要学皮影雕刻时,刘年华是坚决反对的。
刘年华无意中看到女儿雕刻的皮影,才发现原来她早就偷偷在学,而且很有天分。自上个世纪起,刘年华通过收集整理祖上传下来的各种文献资料,著书立说,历时近10年完成了《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一书。2004年,刘年华又带着女儿杨春霞,共同编写《皮影雕刻》、《皮影行话集成》等三本专著。
父女二人对皮影戏的改革创新非常执着,他们改编和移植了《曾进打虎》、《巧断奇冤》、《双凤瓶》、《国策》等800多个传统剧目,并一道创作《司马光砸缸》、《芦衣顺母》、《小青虫的梦》、《闪闪的红星》、《天大的小事》等现代皮影戏剧本40多个。在这些剧本中,不仅展示了当代生活,还使用了网络语言、流行语言等,有效地增强了皮影戏的时代性和趣味性。
在刘年华的感染下,他的小外孙袁明宇现在也会耍皮影,画皮影了。看着他们对皮影的热爱,刘年华倍感欣慰。
精美的皮影人展示了中国气派、中国韵味,多少年来,皮影艺术在满足人们娱乐的需要的同时,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一直以来,刘年华的最大心愿就是能将皮影技艺传承下去。
2015年,刘年华家庭被评为了“最美家庭”,祖孙三辈同台表演了皮影戏《捕蝶》。为了传承皮影戏文化,刘年华一家人不畏艰苦,有他们这样热爱皮影,甘愿付出的家庭,相信中国的皮影艺术光辉永远不会黯淡。
返回
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