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滚动鼠标查看
首页
分享
分享
收藏
5月16日一大早,308室质量技术组的职工早早来到办公室,像往常一样,扫地、抹桌子,不到8点钟,办公室已经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迎接每一位航天人的到来。将荣誉墙上的每块奖牌擦拭干净是每天清扫的最后一项内容。上个月她们刚刚获得了“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16日是个特殊的日子,经过5个月攻关的某重点型号就在这天点火试车,大家虽已胸有成竹,但是对于多年保持“零缺陷”记录的她们,多少会有些忐忑不安。组长王玲玲不停地在纸上胡乱地画着,焦急地等待着成功的一刻。
十点钟不到,大家陆续来到“班组小家”,有人还将早已准备好的国旗拉了起来,当听到“点火正常”四个字时,大家瞬间雀跃起来,这一刻她们足足等待了157天。
看到点火实验成功后,班组成员激动落泪。阅兵式上的导弹武器战车、神舟系列飞船、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这些响当当的科技成就,都离不开它们的“心脏”固体火箭发动机。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喷管炭是发动机的“咽喉”,要在3000℃高温下经受高压燃气粒子的长时间冲刷侵蚀,并且表面只允许有毫米级的变化,才能保证发动机工作正常。航天四院43所308室质量技术组,就是这种航天关键高端构件的设计制造集体。
穿上工作服,大家立刻回到自己的岗位,热试车考核即将到来。在拉伸试验间,为了采集材料的关键数据,组员黄寒星亲自动手,确保拿到第一手资料。
工艺核对,参数对比,是这个班组的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项目,每一个工艺执行关键点都要经过她们的亲自确认。新型号攻关小组遇到了一些麻烦,数据对比的结果说明,采用新编程方法的设备运转并不十分让人满意。
对于像这样一个常年与石墨、炭材料打交道的集体,每个人都心细如发。在这些比头发丝还要细的纤维中,那些断裂的纤维从未逃过她们的眼睛。从产品实验结果看,本批次的产品稳定性有所提高。
“那些碳原子都是有灵性的。”主管工艺介玉洁和王娟一大早就围着拆卸下的笼式发热体查看电阻丝和绝缘珠的侵蚀和污染情况,下午组里还要审定修复方案。
中午12点到下午2点是休息时间。午饭后,离家远而来不及回家的职工,就趴在桌上打个盹。
下午,上班的铃声一响,助理工程师张力就赶紧冲进卫生间擦了把脸,准备迎接更多的挑战。
班前会准时召开,会议确定了9项任务要在今天完成,为新型号研制争取时间。
白杨,一位已经有三个孩子的辣妈,平时最爱白色长裙。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她立即套上防护服,戴上口罩,钻进了略带余温的高温炉,仔细检查发热体是否有裂纹。
下午3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加上碳化炉散发的热量,生产现场的温度已经接近45度。主管工艺的郑蕊,平时看着很柔弱,干起活来却像小伙子。同事们都笑称她是最美的“女汉子”。
按计划,产品要在下午6点前完成装炉。工艺人员全部到现场对工装尺寸进行复核,确保万无一失。
在新厂房,攻关小组组长纪伶伶带着组员整整一个下午都在新设备现场,逐一核对尺寸,确定工艺参数。在这个集体,经常会针对型号研制而组成不同的专业攻关小组。
转眼下班时间到了。还在炉体底部检查设备的张小会接到通知:今晚组里要安排2个小时的加班。
在车间东北角,由于设备声音大,站在操作平台上的组长王玲玲扯着嗓子跟同事安排安全注意事项。
本打算回办公室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组长说考虑时间紧张,大家索性坐在车间门口的道沿上,随便扒几口饭吃。
填饱了肚子,大家又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因为偏瘦,质量师张玲自告奋勇钻进直径不足0.8米的浸渍罐里,查看加热管是否完好,这也是明天要投入使用的重要设备。在组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工艺问题不推延至第二天。
九项任务的最后一项也进展顺利,经过排查,运行设备的温度、压力与工艺要求相符。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因为怕小区自行车棚关门,黄寒星催促大家加快脚步。
在组里,郑蕊的孩子最小。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睡熟了,她不停地抚摸着孩子的头。对于这些航天巾帼们,一整天见不到孩子是常有的事,用郑蕊自己的话说就是:“每见发射成功,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
返回
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