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滚动鼠标查看
分享
阿里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如果说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么阿里便是“世界屋脊的屋脊”。
阿里境内大面积土地看似荒芜贫瘠,而事实上确实到处“富得流油”,不仅地底下埋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地面的地热能、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资源也富有得令人垂涎。
山高水远,风雨同行;万里路遥,不忘初心。在“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天赋神奇和人间沧桑交织成一幅壮美的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砥砺奋进,更是为其在岁月长河里增添了一抹缤纷色彩。
在普兰众多的雪山之中,“冈仁波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然而,尽管它被称为“阿里之巅”,事实上它并不是这里的最高峰。冈仁波齐的海拔只有6656米,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人们心中,冈仁波齐是神山:它在哪里,神就在哪里。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冈仁波齐形如一枚直插云霄的橄榄,整座雪山如同水晶砌成的一般,辉煌而且庄严神圣。它的主峰更是酷似金字塔,四壁非常对称,因此又被藏民们称为“石磨的把手”。
作为西藏最为偏远和艰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阿里的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着贫困比重大、脱贫难度大、致贫因素多、脱贫成本高等诸多困难。但是,勤劳勇敢的阿里各族干部群众没有退缩,紧紧抓住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民生集中、向基层倾斜,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产业融资、边境小康村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19年,在国家现行标准下,实现全地区脱贫6779户、21419人,易地扶贫搬迁2225户、8175人,边境小康村建设5795户、21353人。
近年来,阿里地区积极整合国家给予的草场、森林生态补偿增量资金和民族、边境、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增量资金,与转移就业紧密结合,大力推进生态扶贫工作。初步测算,全地区可提供护林员、监管员、野生动物保护员等生态岗位13599个,直接解决4551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移就业。
阿里地区以保持环境质量良好为目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阿里保持着天蓝、地绿、水清。截至目前,阿里地区7个县获批国家级生态功能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乡1个、自治区级生态村62个,美丽阿里更加璀璨。
文化艺术是古象雄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许多以传说形式诠释大自然的神话。象雄文化被称为西藏的根基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
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今天藏族人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有许多也是象雄时代留传下来的,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插风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打卦、算命,都有本教遗俗的影子。藏文起源于象雄文,当年松赞干布派他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创造藏文,最多只能叫象雄文字的改良。
这个看似不适宜人类居住的高寒之地却在距今一两万年以前就有了人类活动。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距扎在高耸而苍凉的土林环绕之中,一座残缺的城堡遗址,标志着一个逝去的古代王朝。在荒僻的原野上,默默地诉说着历史,闪耀着艺术之光,给人以悲怆的美感。
返回
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