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晋大地北部,镶嵌着一颗璀璨的塞上明珠——大同。大同曾为两汉要塞、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千百年来,中国北方各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交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李毅 摄
大同内外长城环绕,九曲桑水中留,古人描述为:“东连上古,西界黄河,南达并恒,北控沙漠,居住边隅之要塞,京师之幡屏,中原之保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历代瞩目。李毅 摄
大同古城墙位于大同市中心区域,古城面积3.45平方公里,轮廓呈正方形。现存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增筑起来的。李毅 摄
大同古城历经多次修筑,修筑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北魏时期、辽金时期和明清时期,整个城墙主体除明代略有缩减和增高包砖外,1600多年以来一以贯之的享有‘北方锁钥’之誉。李毅 王中勋 摄
2008年,古城东城墙的修复工程启动,历经一年的修整复建,雄伟壮观的城墙重新矗立在古城大同的正东方。李毅 摄
恢复后的大同东城墙全长1800米,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周长7.2公里,古城墙的修复,并不是把原有的东西推倒重来,而是积极慎重地恢复原来的风貌,体现了古城历史文化和现代创新意识的有机结合。李毅 摄
如今,古城墙与护城河及环城公园已成为大同这座千年古都一道亮丽的风景。李毅 摄
远远望去,城墙高大墩实,望楼环列,护城河沟宽水深,庙宇高大宏伟,府衙威严,民居错落有致,这里包罗了从北魏到唐、宋、明、清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李毅 摄
纷纷扬扬的一场大雪,古城白皑皑的一片。错落的民居被大雪覆盖,炊烟不时升起,一片宁静祥和。李毅 摄
雪花犹如一位高明的画家,肆意挥洒着灵感,亭台楼阁、斗拱飞檐、青砖灰瓦、绿树红墙,在白雪的妆点下,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李毅 摄
夜幕降临,古城别有一番韵味。漫步在高大险峻的城墙脚下,仿佛在欣赏着一幅幅褪却铅华的岁月沧桑画卷。李毅 摄
璀璨的灯光、明亮的城郭、深邃的夜色与皎洁月光交织出华美的古城夜色,为这座华北重镇,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李毅 王中勋 摄
返回
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