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陈峭村坐落在鸳鸯溪与爱恋溪交汇处的峰顶上,面朝屏南,左依周宁,右接政和,鸡鸣狗叫,三县皆闻;这里有瑰丽的日出、云海、星空,有磅礴的峭石、岩洞、峡谷,还有千年的街巷、廊桥、民俗;陈峭山峦叠嶂,怪石嶙峋,石壁如削,险峻陡峭,被誉为“天下第一峭峰”;陈峭自然生态保存完好,风景绝美,还被称为“福建的西双版纳”。
在村口远眺,只见村落依山就势、倚岩临渊、铺排累叠、高低回旋,清一色的泥墙青瓦房,纯一体的江南古民居,曲曲折折的卵石小巷,零零星星的石围菜畦,装点着古香古色的岁月沧桑和农耕时代的生活底蕴,恍惚就像一脚踏进了云烟满轴的水墨画里。
聚仙阁立于峭峰之巅,危崖之上,云盘雾绕,俯瞰四方,雄俊无比。登上聚仙楼视野开阔,云海浓密而均匀,壮阔而平缓;环顾四周,连绵不断的群山层次分明。
晨曦里,片片云雾从山间升起,进而形成一条条云带,绕着山腰,冲着山弯,争先恐后朝前涌去。云带连成云河,云河汇入云海,茫茫无际。群峰隐没在云海里,极力伸出尖尖的脑袋。峰峦的墨绿与云海的亮白构成明显的反差,犹如一幅巨大的版画。
陈峭千年古村境内峭峰林立,生态绝佳,其瀑布或蔚为壮观,或婀娜多姿,或潇洒飘逸。瀑布从一块平直的光滑的岩壁上泄下,那白色的瀑流在左右两边以及背后的青山映衬下,显得格外显眼。
峭峰云海有别于其他地方,它有宽有窄、有长有短、形态各样,变化多端。既有海的壮观,又有银河奔涌的气势,还有无数白绸飞舞的曼妙。白云在广袤的原野,在鸳鸯溪、后龙澳山峡谷中涌动,站在峭峰放眼远眺,如同脚踩云朵,腾云驾雾遨游太空。将宋代大词人杨万里的诗词改动一字,最能展观此刻的场景:“登山俯原野,万壑皆白云。身在白云上,不知云绕身。”
廊桥就像一部古老的书,当你面对日渐老去的廊桥时,你能从廊桥苍老的面容上读出许多的内容。廊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廊桥上承载了建筑、民俗、科技等很多历史文化。
陈峭于五代十国后梁开平帝二年,由张氏开基,招陈家女婿繁衍发展为陈、张两大姓的千人山村,距今已一千多年。古村依山而建,四周峰臂环抱,绿树掩映。远处望去,犹如一颗古老而翠绿的琥珀。
走近古村,那黄墙黑瓦的古民居高低排列,错落有致。给人以整洁、古朴而又清新的美感。古民居的土墙冬暖夏凉,里面的杉木架构,加上窗户与透空的天井,让屋内具有较大空间,且空气能够自由流动。陈峭的古屋多为二进二层构架,正门是厅堂,二进做厨房,两厢与楼上做卧室。虽然简朴,却很实用。
一条栈道有如盘龙,蜿蜒于山间峡谷,直入云端。栈道脚踏万丈之巅,身临千仞悬崖之渊,气势磅礴的大峡谷就卧在脚下,如在画中游。
自然优美的风光,清凉舒爽的气候,古老幽静的村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淳朴的村民把游客当作家人,累了可到家中休息,渴了有甘甜泉水,饿了有免费饭菜,五年来游客来皆可免费食宿,此举破了西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之说。
陈峭观日出就是在欣赏优美山川的立体画卷。千姿百态、层次分明的群峰,刚刚从朦胧烟岚里立起身子,天边参差的山脊已闪出一块淡黄的亮色,渐渐地照亮中央的山沿,伸出了一叶橘黄的日牙,仿佛是尖兵的旗角。在这醉人的晨曲欢愉中太阳由绿芽而圆满、由橘黄而火红,又变成炽亮的金银色,照耀着大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返回
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