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重峦叠嶂、气势雄伟的天山山脉从东到西横亘在中部,把新疆分成南疆、北疆两大部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冰川雪岭与戈壁翰海共生,这里既有一泻千里的河流,又有犹如万顷碧波的草原,还有光怪陆离的戈壁幻景和神秘莫测的大漠奇观。新疆百里画廊位于尼勒克以东喀什河流域的唐布拉草原,河谷风光,春花秋色,夏景冬韵,构成了百里画廊的迷人风姿。摄影:邱太建
新疆果子沟大桥全称果子沟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它集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四新”于一身,是新疆公路建设史上一次重大突破。彩虹飞架天堑变通途成为一带一路美丽的地标风景。摄影:邱太建
杏花沟是中世纪遗留的最大的原始野杏林,集中分布于巩及斯河北岸,占地有3万多亩,杏花沟是新疆野杏林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野杏花竞相开放,北山坡在初绿的背景下,被鲜嫩的、淡淡的粉色所渲染,即有大气磅礴的场面,又有形单影只的妩媚。摄影:邱太建
阿勒泰是新疆最北部的城市。在古代,阿勒泰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牧居地。每年6月初夏时节是新疆阿勒泰草原哈萨克族牧民开始大面积转场的时间。牧民们赶着牲畜浩浩荡荡地从海拔较低的春秋牧场向阿尔泰山夏季牧场迁徙,构筑了新疆阿勒泰草原特有的风景。摄影:邱太建
转场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牧民的重要工作,一年两次。春季当草地开始发绿的时候,要把羊群、牛群、马群赶到山里去放牧,秋天还要在大雪封山之前,再把羊群、牛群、马群赶到山南的平原地区来过冬。浩浩荡荡马牛羊大军,烽烟滚滚,遮天蔽日,蔚为壮观。摄影:邱太建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们,大多以家族为单位,拖家带口,各自骑着自己心爱的马匹,骆驼驮着他们的全部家当,成百上千头牛、羊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的由夏牧场向冬窝子进发。迁徙徒中,青壮年男人一般前后左右奔波,驱羊赶牛,随时收拢那些暂时脱离大部队的散兵游勇。女人们则带领着驼队,昂首阔步,向着既定目标进发。摄影:邱太建
牲畜的叫声、蹄声响彻整个山谷,转场队伍连绵几十公里。哈萨克族是世界上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从小就勇敢强悍,能歌善舞、骑术高超,在很多地方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摄影:邱太建
转场的牧民带着他们的羊群融入夕阳金色的光线中,看上去更像是一幅重彩的油画。近年来,随着新疆牧民定居工程逐步展开,转场的哈萨克族牧民在逐渐减少。摄影:邱太建
奎屯大峡谷因千万年来天山雪水自然冲刷形成,谷壁近直立,沿谷到处是断崖,谷壁上的冲沟将谷壁雕凿成石林状,奇特险峻。峡谷沟壑层叠,错落有致,雪山、峡谷、草场、流水相辉相映,天工巧夺,神工鬼斧。摄影:邱太建
新疆乌鲁木齐是跨欧亚航线重要的枢纽,乌鲁木齐县连绵的雪山是空中航线不可多得的美丽风景。远望天山,美丽多姿,纯净的天空之城令人神往。摄影:邱太建
返回
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