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会点。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它前有阳关,后有玉门,南枕祁连,襟带西域,面积3.12万平方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
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历经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历史文化景观,素有“戈壁绿洲”、“西部明珠”之称。
出敦煌城向南,一眼就看到连绵起伏的鸣沙山,它的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远远望去似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在鸣沙山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
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在沙山的怀抱中静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暴沙的袭击,却依然水声潺潺。月牙泉边芦苇茂密,傍晚时分,泉水映衬着沙山、晚霞,无比壮观。
玉门关和阳关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连欧亚,在离开两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说起玉门关 ,大家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那悲壮和苍凉,让我们不禁对千百年前的这里,充满遐想。
敦煌雅丹地貌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位于新疆、甘肃交界处,距玉门关西北80余公里处。这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布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见的天然雕塑博物馆。
初升的太阳照在雅丹地貌上,映出一片黄灿灿的颜色。在黑色的砺石沙海上,黄色的黏土层经过数十万年的风蚀,形成各种各样的雕像。它们有的像埃及狮身人面像,有的像仙女梳妆,有的像蒙古包,有的像卧狮,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从公元4世纪开始,随着佛教东传与兴盛,敦煌连续开窟造像,千年不断,形成了中国佛教艺术的辉煌宝藏。
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经”的故事,有些也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在敦煌,看雅丹地貌夕阳无限,飞天壁画宏伟绮丽,沙漠奇景古朴神秘,这不是海市蜃楼,是延续千年的梦境,萦绕在鸣沙山间。
返回
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