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键可退出全屏浏览
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

已浏览到本图集最后一页

直击水下考古:入水装备近百斤 作业暗藏各种风险

再看一遍 下一个图集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亮 吴浛池)4月到7月,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名水下考古队员,在浙江省宁波市渔山列岛附近海域进行了长达近90天的水下文化遗存调查。近日,央视网记者来到这片海域,走近水下考古一线,揭秘考古队员“海漂”工作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此次考察,队员们乘坐的是中国首艘专业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这是队员在甲板上整理装备。
由于作业区域的条件限制,考古队员们需要再乘渔船到达目的地,而这也就是大家的海上工作平台。颠簸的海面上,考古队员们需要齐心协力在“中国考古01”号和渔船之间搬运装备。
出发前往作业海域。
到达目标海域,领队邓启江在拟探摸的水下遗存疑点的中心位置抛下连着浮标和入水绳的铅陀,队员下水后将沿着绳子作圆周搜索。
水下遗存疑点的确定,队员们在之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物理探测工作。下水前,物探组的队员臧力龙给大家讲解探测疑点的状况和特点。
队员于海明正在穿戴潜水装备。登上工作平台,队员们会按照布置,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一般会分成几组先后下水作业。
队员张敏在旁边帮即将下水的队友查看和记录入水气压。
着装完成,于海明和队友袁启飞在其他队友帮助下,再仔细做着安全检查,这是每次下水前必须做的工作,以确保下水作业安全。
准备就绪,开始下水作业。队员们穿戴的装备,单瓶有几十斤重,双瓶则重达近百斤,穿着这样的装备,他们要在海底一寸寸地探扎、搜寻,作业时间少则二三十分钟,多则1小时。
风浪大时,队员们会被吹得难以固定。在陌生的水下作业,隐藏着各种风险,风浪、水流、海底的破渔网以及各种海洋生物等,都会造成一些潜在的威胁。
下水作业有一套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队员史伟正在作着潜水记录。
队员朱砚山在通过水下通话系统向水下作业的队友喊话,提醒他们注意下水时间和气压,为了确保安全,一般每隔5到10分钟就要喊一次。
队员入水后,领队邓启江坐在船头观察着海面上的气泡。观察气泡是一种安全措施,可以了解水下队员在遗址的大概位置并做出相应的措施,队员在海底忙碌着,船上队友的神经也是绷得紧紧的。
一组队员搜索完成,回到入水位置,顺着入水基线浮上海面。
队员袁启飞和同伴结束搜索,回到船上,下一组队员将到另一处遗存疑点进行搜索。
考古队员潜水作业用的探扎工具之一。
潜水作业时,队员携带水下摄像机和照相机,对水下遗迹现象、工作场景、水面器物等进行拍摄。
队员张敏展示在海底发现的青花瓷碎片。海底探摸搜索,难度犹如大海捞针,靠着耐心和细心,队员们才能有所发现。
甲板上晾晒的队员装备。
回到船上,队员及时为气瓶充气。
考古船已经成了队员们的海上家园,大家吃住在船上,每天有很多工作要做:整理准备、开例会、写工作日志等,结束后才能枕着风浪的颠簸入睡。
大海茫茫,要找到海底的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通过旁侧声呐等探测设备,会更快地发现和确定是否有遗存疑点。
船舱的房间里,队员黎飞艳利用简单的布景和灯光为探摸到的物品一一拍照、存档。
考古队员在北渔山岛上对早期遗存进行实地测绘、拍摄,本次考古文化资源调查采取岛礁和水下遗存调查并重的工作方式,对岛礁的调查使用陆地调查的常规考古学方法进行。目前,已对渔山列岛13岛41礁上的陆上遗存基本完成了调查。
来自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队员王霁正在利用无人机对岛礁进行航空摄影,快速、精准采集渔山列岛高质量影像数据。
考古队员和船员们在“中国考古01”上的全家福。参与本次调查的考古队员主要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山东、福建、广东、江西、海南等地的文物考古工作者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