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这是7月12日无人机拍摄的位于发鸠山方山峰的方山管护站。
距山西省长子县城西约25公里的发鸠山,森林覆盖率近90%。在海拔逾1600米的发鸠山主峰——方山峰上,有一座小小的管护站,这里是护林员和小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刚到发鸠山的时候,和小弘只有19岁。时光荏苒,和小弘在发鸠山上度过了34个年头。12000多个日日夜夜,和小弘几乎走遍发鸠山的每个角落。从满头黑发到两鬓斑白,从护林员成长为发鸠山林场方山管护站的站长,和小弘把青春和奋斗留在了莽莽发鸠山上。
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后,和小弘首先到管护站的高处瞭望,确认没有火情后简单休整,便开始日常的巡山护林。每天早晚两次,每次三四个小时,遇到火情可能频发的季节,他巡山的次数都会增加,经常要到天黑才能回来。在方山管护站的守护下,方山峰周围已连续20多年没有发生过大的火情。
对和小弘来说,发鸠山是比家更熟悉的地方。每隔20多天,和小弘会下山补充一些必需品。在家待不了几天,和小弘又匆匆上山。
34年,和小弘见证了发鸠山的许多变化。上山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变成摩托车,饮水条件从挑水变成直通管护站的自来水,居住环境从最初的破庙变成新修的3层楼房……但和小弘觉得,发鸠山没变,他守护发鸠山的决心也没变。
和小弘说,只要身体允许,他想在发鸠山坚守一辈子。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距山西省长子县城西约25公里的发鸠山,森林覆盖率近90%。在海拔逾1600米的发鸠山主峰——方山峰上,有一座小小的管护站,这里是护林员和小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刚到发鸠山的时候,和小弘只有19岁。时光荏苒,和小弘在发鸠山上度过了34个年头。12000多个日日夜夜,和小弘几乎走遍发鸠山的每个角落。从满头黑发到两鬓斑白,从护林员成长为发鸠山林场方山管护站的站长,和小弘把青春和奋斗留在了莽莽发鸠山上。
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后,和小弘首先到管护站的高处瞭望,确认没有火情后简单休整,便开始日常的巡山护林。每天早晚两次,每次三四个小时,遇到火情可能频发的季节,他巡山的次数都会增加,经常要到天黑才能回来。在方山管护站的守护下,方山峰周围已连续20多年没有发生过大的火情。
对和小弘来说,发鸠山是比家更熟悉的地方。每隔20多天,和小弘会下山补充一些必需品。在家待不了几天,和小弘又匆匆上山。
34年,和小弘见证了发鸠山的许多变化。上山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变成摩托车,饮水条件从挑水变成直通管护站的自来水,居住环境从最初的破庙变成新修的3层楼房……但和小弘觉得,发鸠山没变,他守护发鸠山的决心也没变。
和小弘说,只要身体允许,他想在发鸠山坚守一辈子。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7月12日,和小弘在管护站内填写巡山记录。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7月12日,和小弘(左)和护林员林中奎(右)在发鸠山上巡查。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7月12日,和小弘在管护站的高处瞭望。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7月12日,和小弘(左)和护林员林中奎在管护站前合影。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7月12日,和小弘(左)和护林员林中奎(右)在发鸠山上巡查。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7月12日,和小弘在发鸠山上巡查。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7月12日,和小弘(右)在管护站里吃午饭。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7月12日,和小弘(前)和护林员林中奎(后)在发鸠山上巡查。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7月12日,和小弘(右)和护林员林中奎(左)在发鸠山上巡查。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7月12日,和小弘在管护站后的菜地里拔草。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7月12日,和小弘在管护站内填写巡山记录。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