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键可退出全屏浏览
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

已浏览到本图集最后一页

古法豆腐:老手艺人坚守传统30载

再看一遍 下一个图集
  央视网消息(记者:王伟)豆腐是人们饭桌上的常客,随着时代发展,豆腐的制作逐渐机械化,但仍有老匠人选择坚守传统制法,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安肃镇商庄村做豆腐的王德和田金香夫妇就是这样的匠人。从1988年开始,他们就一直“刻板”地坚守“卤水点豆腐”方法制作传统豆腐。

  每天下午3时,王德的豆腐作坊就忙碌开了。
  选豆、清洗,去皮,再放到冷水中浸泡8小时。
  而真正的豆腐制作在次日凌晨2时才算真正开始。
  “撑船打铁磨豆腐,人生三大苦。”做豆腐30年来,妻子田金香是王德唯一的帮工。 
  豆腐结实、不易碎、入口光滑清香……在王德看来,自家豆腐的这些优点源于夫妻俩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对每道工序的坚持。
  从选豆、泡豆、磨碎、晃包、煮浆、点卤、入豆盘、压盘、打刀到做出豆腐块,一块豆腐的诞生需要十道传统的操作工艺。
  “豆子磨出豆浆后在锅中静煮半小时,直到贴着锅的一层被烤出焦香才出锅。出锅的熟浆放一会儿,到80多摄氏度时开始下卤。”王德边说边演示,他左手拿着点卤壶缓慢地将卤倒入浆中,右手拿着一个瓢在浆中均匀搅拌,这个过程是豆腐开始凝结的第一步。
  随后,将半成形的豆腐放在豆盘中,以细密的棉布将其包裹成形,铺上一层木板,压上石块后,撤掉四周固定的挡板,石块的重量瞬间传到豆腐上,豆腐里的水分被迅速挤出,3小时后,一盘豆腐成形。
  由于规模有限且是纯手工制作,王师傅的豆腐坊每天产量只有2盘,总计仅200多斤豆腐,即便如此,他和妻子都不愿盲目扩大产量,在工艺上更不愿简化。
  他们认为这传承了一百多年并经几代人完善的道道工序才是做豆腐的最好方式。
  图为:王德师傅的妻子田金香将半成形的豆腐放在豆盘中,以细密的棉布将其包裹成形。
  图为:王德师傅与妻子田金香将半成形的豆腐放在豆盘中,以细密的棉布将其包裹成形。
  图为:王德师傅与妻子田金香将半成形的豆腐放在豆盘中,以细密的棉布将其包裹成形。
  图为:经过3小时的挤压,一盘豆腐成形,王德师傅在进行最后的分割。
  图为:经过3小时的挤压,一盘豆腐成形,王德师傅在进行最后的分割。
  清晨6点,王德的妻子田金香将做好的豆腐装入车中,准备开始一天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