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键可退出全屏浏览
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

已浏览到本图集最后一页

在川藏线上跟着交通兵一起穿越四季

再看一遍 下一个图集
       川藏公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是西藏连接外部的重要“政治桥梁”和“经济命脉”。翻越巴颜克拉山、横断山脉、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四大山脉,横跨岷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五大水系。沿线山高水险、自然灾害频繁,人们称之为“雪域天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向险而行,被誉为“交通铁军”。他们远离喧嚣的都市,他们常年守护着千里川藏线,他们把寂寞当歌,与孤独为伴,他们就是武警交通二支队的官兵。
       雪域高原,在匆匆而过的游客看来,是风景绝美的人间圣地。然而,我们的官兵常年坚守在这里,面对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悬崖的养护路段,展现给官兵更多的是冷漠、严酷和死亡。支队官兵自1996年上勤以来,面对“一日有四季,全年备寒衣”的恶劣气候,面对“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繁重任务,始终叫响“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斗志更高”的铮铮誓言,一次次打通“断魂谷”,一次次穿越“鬼门关”,把交通兵的忠诚本色镌刻在圣洁的雪域高原。
       走过四季轮回,走过严寒酷暑,如今,川藏公路已是旧貌换新颜、天堑变通途。一茬茬交通兵把辛勤的汗水撒在了雪域高原,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千里川藏线上,他们化作一粒粒最普通的石子,为行人铺就了远行的路。

川藏公路是川西和藏东南地区生产生活和战备物资运输的唯一陆上通道,跨越雅鲁藏布江等4大水系、翻越东达山等6座雪山,穿越“鬼门关”“断魂谷”等9大险段,有400多公里穿行在悬崖绝壁上。
  高原气候恶劣,环境艰苦,官兵们的皮肤经常是脱了一层又一层,有时候嘴唇裂开了连饭也吃不下。
  一茬茬官兵常年战斗在川藏公路这条“生命线”上,他们斗严寒、战塌方,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留在了雪域高原。
  一茬茬官兵常年战斗在川藏公路这条“生命线”上,他们斗严寒、战塌方,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留在了雪域高原。
  2015年5月14日,尼泊尔发生特大地震,武警交通部队全力抢通道路,展开跨国救援。
  2010年8月9日,在奇险无比的川藏线上,武警交通二支队官兵正在展开施工作业。
  2016年7月,川藏公路海通沟段发生严重山洪灾害,支队官兵全力抢通道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6年8月7日,川藏公路海通沟塌方路段,武警交通二支队官兵正在实施爆破作业。
  支队官兵正在帮助过往游客通过受阻路段。
  支队官兵正在抢救翻车遇险群众。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支队官兵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支队官兵闻令而动的步伐。
  视驻地为故乡,视群众为亲人,一茬茬官兵积极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民为民的鱼水新篇章。
  多年来,支队出资捐建了1所“武警爱民小学”,对沿线9所小学进行了修缮,资助了1000多名贫困学生。
  支队积极开展义务下乡巡诊活动,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川藏公路每年有大量游客通行,每当他们受困遇阻时,支队官兵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解救群众。
  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官兵们被藏族同胞亲切地称赞为“盛开在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一批批藏族学子在支队官兵的呵护下成长成才。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艰巨的保通任务和近在咫尺的生死考验,支队广大官兵叫响“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斗志更高”的战斗口号,始终坚持战斗在千里川藏线上。
  高原气候多变,有“一日有四季,全年备寒衣”的说法。冬天的川藏线,常常因为暴雪天气而发生阻断,支队官兵总是第一时间抢通生命线。
  2017年3月11日,武警官兵在暴风雪中昼夜抢通道路。
  2011年,墨脱发生雪崩,武警交通二支队官兵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展开救援。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艰巨的保通任务和近在咫尺的生死考验,支队广大官兵叫响“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斗志更高”的战斗口号,始终坚持战斗在千里川藏线上。这是官兵雪中救援
  2017年3月13日凌晨,支队官兵正在展开救援,抢通道路。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艰巨的保通任务和近在咫尺的生死考验,支队广大官兵叫响“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斗志更高”的战斗口号,始终坚持战斗在千里川藏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