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键可退出全屏浏览
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

已浏览到本图集最后一页

“蛟龙”号深潜南海发现大面积结壳和结核分布

再看一遍 下一个图集
  4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归来,A型架起吊回收至“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上。
  当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我国南海下潜,发现大面积结壳、结核分布。这是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蛟龙”号的第2次下潜。本航段主要科学目标之一,是利用“蛟龙”号载人深潜优势,在我国南海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海试区的选址。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4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归来,“蛙人”系挂拖曳缆。
  当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我国南海下潜,发现大面积结壳、结核分布。这是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蛟龙”号的第2次下潜。本航段主要科学目标之一,是利用“蛟龙”号载人深潜优势,在我国南海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海试区的选址。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4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归来。
  当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我国南海下潜,发现大面积结壳、结核分布。这是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蛟龙”号的第2次下潜。本航段主要科学目标之一,是利用“蛟龙”号载人深潜优势,在我国南海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海试区的选址。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本次下潜人员首席科学家杨耀民,主驾驶、实习潜航员齐海滨,潜航员傅文韬(从左至右)(4月27日摄)。
  4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我国南海下潜,发现大面积结壳、结核分布。这是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蛟龙”号的第2次下潜。本航段主要科学目标之一,是利用“蛟龙”号载人深潜优势,在我国南海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海试区的选址。   杨刚摄(新华社发)
  4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海拍摄的结核。
  当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我国南海下潜,发现大面积结壳、结核分布。这是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蛟龙”号的第2次下潜。本航段主要科学目标之一,是利用“蛟龙”号载人深潜优势,在我国南海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海试区的选址。   新华社发
  4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海拍摄的结壳。
  当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我国南海下潜,发现大面积结壳、结核分布。这是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蛟龙”号的第2次下潜。本航段主要科学目标之一,是利用“蛟龙”号载人深潜优势,在我国南海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海试区的选址。   新华社发